专利权用尽的范围有哪些
一、专利权用尽的范围有哪些
专利权用尽的范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产品销售:当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其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比如手机厂商购买了专利芯片用于手机生产销售,后续他人购买手机后正常使用,不构成侵权。
2. 合法投放市场后的特定行为:专利产品或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经专利权人许可,首次投入市场后,他人在合理范围内对该产品的后续处理行为不侵权。如专利药品经许可上市,医院、药店对其进行正常的储存、分发等。
3. 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如果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其许可制造、进口的零部件、中间产品等,被用于制造另一产品,当该另一产品合法销售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该另一产品的,不侵犯专利权。
总之,专利权用尽主要围绕合法售出的专利产品或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后续的合理使用等行为范围展开。
二、专利给别人使用怎么收费
专利许可收费可参考以下方面:
1. 市场价值:考量专利自身价值,如创新性、实用性、市场需求等。高价值专利收费通常较高。
2. 行业标准:参照所在行业类似专利许可的收费惯例。
3. 使用方式:若为独占许可,收费较高,因被许可方有独家使用权;普通许可收费相对低些。
4. 地域范围:全球范围许可收费高于局部地区。
5. 期限:长期许可费用可能高于短期。
6. 被许可方情况:实力强的企业可能接受较高收费。
7. 后续收益分配:可约定按产品销售数量、利润等一定比例收取费用。
可综合这些因素,通过协商确定具体收费金额,签订详细许可合同,明确收费方式、支付时间等条款,保障双方权益。
三、高新每年要保持几个专利
1. 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专利数量并没有固定要求必须每年保持特定个数。
2. 但从维持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角度看,拥有一定数量且持续更新的专利是重要考量因素。一般来说,企业会持续投入研发,不断产出新的专利技术。通常建议企业每年至少有1 - 2项核心专利申请较为稳妥,同时可以搭配一些外围的相关专利,形成专利池来增强技术保护和竞争力。
3. 不过这并非绝对标准,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情况差异较大。一些技术创新活跃、研发实力强的企业,每年可能会有多项专利产生;而处于起步阶段或行业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的企业,可能在专利数量增长上会稍缓一些,但仍需注重专利布局和技术积累,以保障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和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维持。
以上是关于专利权用尽的范围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