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的期限和生效日期的区别

2025-08-12 10:40:11 法律知识 0
  专利权的期限和生效日期的区别?专利权期限指受法律保护的时间范围,生效日期是开始产生法律效力的时间点。二者性质上,期限是时间段,生效日期是时间点;计算上,期限从申请日算,生效日期是授权公告日;意义上,期限决定持续时间,生效日期确定享权时间。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专利权的期限和生效日期的区别

   专利权期限是指专利权受法律保护的时间范围。

   生效日期则是专利权开始产生法律效力的具体时间点。

   区别如下:

   1. 性质不同:期限是一个时间段,规定了专利权有效的时长;生效日期是一个具体时间点,标志着权利开始生效。

   2. 计算方式:期限从专利申请日起算,不同类型专利期限不同,如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生效日期就是专利授权公告日。

   3. 意义不同:期限决定了专利权的持续时间,到期后权利失效;生效日期确定了何时开始享有专利权利,可据此主张权益、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实施等。

   二、专利终止通知书后还可以恢复吗

   专利终止通知书发出后通常可以恢复。

   1. 因不可抗力而导致专利终止,如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等,当事人应在障碍消除之日起2个月内,最迟自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内,请求恢复权利。

   2. 因正当理由耽误期限导致专利终止,比如生病、交通意外等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原因,当事人应在收到专利终止通知书2个月内请求恢复权利。

   3. 其他导致专利终止但可归责于专利局的正当事由,当事人也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恢复。

   需注意,当事人应提交恢复权利请求书,说明理由,并附具有关证明文件,经专利局审查后,符合条件的会准予恢复。

   三、专利年费缴纳时间以什么日来算

   专利年费缴纳时间以申请日起算。

   具体来说:

   1. 专利申请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

   2. 首次年费缴纳的期限是自申请日起满一年时。

   3. 后续年费应在每年的同一日之前缴纳。例如,专利申请日为2020年1月1日,那么首次年费应在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缴纳;第二次年费则需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缴纳,以此类推。

   4. 若未在规定时间内缴纳年费,会有6个月的滞纳期,在滞纳期内补缴年费需额外缴纳一定比例的滞纳金。超过滞纳期仍未缴纳,专利权将被终止。

   以上是关于专利权的期限和生效日期的区别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