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保护的对象和主体是什么
一、专利保护的对象和主体是什么
专利保护的对象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提出的新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对产品形状、构造等结合提出的实用新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整体或局部的形状、图案等结合作出的富美感且适用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专利保护的主体即专利权人,包括发明人、设计人所在单位;发明人、设计人;受让人等。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另外,通过合同、继承等方式获得专利的人也可成为专利权主体。
二、方法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吗
方法一般不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是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1. 方法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它侧重于对实体产品的创新保护。
2. 例如一种新的生产工艺、操作流程等方法类技术,应考虑申请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对方法创新等保护范围更广。
3. 不过,如果方法与特定产品相关联,并且该方法的实施能使产品产生特定形状或构造的变化,进而满足实用新型对产品技术方案的要求,那么有可能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
三、专利申请预审一般多久出结果
专利申请预审结果的出具时间并无固定标准时长。
通常情况下,可能在几个月内有结果。这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若申请材料准备充分、所涉技术领域相对常规且审查流程顺利,可能较快得到预审结果,比如2至3个月左右。
但要是申请涉及复杂技术、存在较多模糊或需补充说明之处,或者处于预审高峰期,审查资源紧张,那么时间会延长,可能半年甚至更久。
一般而言,在提交申请后,相关部门会依据具体情况推进审查,申请人可通过查询预审平台状态或与相关机构沟通来了解进展及预估结果出具时间。
以上是关于专利保护的对象和主体是什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