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落入专利保护范围有哪些
一、基本落入专利保护范围有哪些
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基本落入专利保护范围的情况包括:
1. 相同侵权:被控侵权技术方案与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在字面意义上完全相同,使用了相同的术语、表达和技术特征。
2. 等同侵权:被控侵权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相应技术特征虽不完全相同,但在功能、手段、效果等方面基本相同,能够达到相同的目的,产生相同的效果,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联想到。
3. 上位化与下位化:当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是下位概念,被控侵权技术方案中的对应特征是上位概念,且上位概念包含下位概念时,可能落入保护范围;反之,下位概念落入上位概念的保护范围。
二、预审发明专利与发明专利区别
1. 程序位置不同:
- 预审是专利申请的一种快速审查程序,在正式提交专利申请后,可通过预审通道加速审查。发明专利则是专利类型,涵盖从申请到授权的整个常规流程。
2. 审查速度:
- 预审能极大缩短审查周期,一般几个月就能有审查结果。而发明专利正常审查周期较长,通常需要两到三年甚至更久。
3. 适用范围:
- 预审有特定的领域和条件限制,比如一些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明专利适用于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各类技术创新成果,范围更广。
4. 审查方式:
- 预审由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机构进行前置审查,给出初步意见。发明专利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按照既定程序和标准进行全面审查。
三、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依据是什么
1. 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权利要求书界定了发明创造所获得专利保护的具体范围,明确了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他人实施的行为边界。
2. 说明书及附图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说明书详细阐述了发明的技术内容、背景、目的、实现方式等,附图则辅助说明发明的结构、原理等,当权利要求中的术语或表述不清楚时,可借助说明书及附图来准确理解其含义,从而确定保护范围。
3. 遵循整体原则和合理边界原则。要从整体上看待权利要求的内容,不能孤立地解读某一项权利要求;同时,保护范围不能过宽或过窄,要合理界定,既要确保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又不能不合理地限制他人的正当行为。
以上是关于基本落入专利保护范围有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