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买了之后还能卖给别人吗
一、专利买了之后还能卖给别人吗
购买的专利可以再卖给别人。
首先,专利作为一种财产权,拥有者有权进行处分。在合法取得专利后,就具备了转让该专利的权利。
其次,转让专利时,要签订书面的转让合同。合同中需明确专利的具体内容、双方的权利义务、转让价格及支付方式等重要条款。
再者,要按照规定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办理著录事项变更手续。经登记和公告后,专利转让才生效。
不过,转让专利需确保自身对专利拥有合法完整的权利,不存在权利瑕疵,否则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同时,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保障专利转让的顺利进行,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职务发明专利包括哪几种情形
职务发明专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 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具体涵盖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2. 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这里的物质技术条件包括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如果仅仅是少量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且该条件对发明创造的完成无关紧要,则不构成职务发明。
3. 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订有合同,约定发明创造的归属。若合同明确规定该发明创造属于单位,也属于职务发明专利的范畴。
三、授予专利权是民事法律行为吗
授予专利权是行政法律行为,而非民事法律行为。
行政机关依申请授予专利权,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对特定事项进行管理和规制的活动。行政机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查标准,对专利申请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授予专利权。这一过程体现的是行政机关与申请人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
而民事法律行为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授予专利权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并非平等主体间的行为,不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1. 主体不同:民事法律行为主体是平等的自然人、法人等,授予专利权主体是行政机关。
2. 性质不同:前者基于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等原则,后者是行政机关履行管理职能。
3. 行为目的不同:民事法律行为旨在实现当事人私权,授予专利权是维护公共利益和促进技术创新。
以上是关于专利买了之后还能卖给别人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