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和实用专利有什么区别
一、发明专利和实用专利有什么区别
1. 保护客体不同:
- 发明专利保护的是技术方案,包括产品、方法或其改进等,要求具备较高的创造性。
- 实用新型专利主要保护产品的形状、构造等结合所提出的实用技术方案,创造性要求相对较低。
2. 审查程序不同:
- 发明专利要经过实质审查,审查周期较长,一般2 - 3年甚至更久。
- 实用新型专利通常只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周期较短,一般6 - 10个月左右。
3. 权利稳定性不同:
- 发明专利经过实质审查,权利相对更稳定。
- 实用新型专利因审查相对简单,权利稳定性稍弱。
4. 保护期限相同:
-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均为自申请日起10年。
二、专利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的区别
1. 专利权人是指享有专利权利的主体,可以是发明人本人,也可以是通过转让、继承等方式获得专利权的单位或个人。专利权人拥有对专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
2. 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发明人不一定是专利权人,例如,发明人可能将其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转让给单位,此时单位成为专利权人,而发明人保留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权利。
3. 两者在权利和地位上存在差异。专利权人侧重于专利的财产权方面,能从专利的实施等获取经济利益。发明人主要基于其创造性劳动成果,可能获得精神奖励以及一定物质报酬。发明人通常是直接参与发明创造过程的人,而专利权人则基于法律规定或约定享有专利相关权利。
三、发明专利权可以转让吗法律规定
发明专利权可以转让。
根据《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转让发明专利权,需注意以下几点:
1. 转让双方应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转让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2. 及时向专利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确保转让生效受法律保护。
3.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保证转让行为合法合规。
通过合法转让,专利权人可实现专利价值,受让方也能获得相应权益,促进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创新发展。
以上是关于发明专利和实用专利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