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人和发明权人的区别
一、专利申请人和发明权人的区别
1. 专利申请人是指对发明创造拥有申请专利权利的主体。其可以是发明人本人,也可能是通过转让、继承等方式获得申请权的其他主体。申请人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启动专利审批程序。
2. 专利权人则是在专利申请获得授权后,享有专利权利的主体。若申请人在申请过程中未发生变更等情况,申请人通常会成为专利权人。但也存在申请人将专利转让给他人,此时受让人成为专利权人;或者发明人所在单位根据约定取得专利权等情况。
3. 简单来说,专利申请人是申请阶段的主体,而专利权人是授权后享受专利权益的主体。两者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且主体可能因各种原因发生变化。
二、提交专利申请后多久受理成功
一般情况下,专利申请受理时间并无固定标准。
通常,专利局会在收到申请文件后的一定期限内给出受理通知。发明专利申请可能会稍长一些,大概在2到3个月左右能确定是否受理成功。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相对较快,可能1个月左右就能知晓受理结果。
但实际受理时间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申请高峰期,专利局工作量大,受理时间会相应延长。若申请文件存在格式问题或材料不齐全,需补充修改,这也会耽误受理进程。
所以,提交专利申请后,具体受理成功时间难以精准预估,需耐心等待专利局通知。
三、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加急多少钱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加急费用没有固定标准,会因多种因素而不同。
一般来说,专利局收取的官方费用不变,如申请费500元等。但加急涉及额外服务费用,例如通过专利代理机构办理加急,代理费通常会高于普通申请,可能在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这取决于代理机构的收费策略、加急的紧急程度等。
如果通过专门的专利加急服务平台,费用也因平台而异,少则几千元,多则可能更高。
要确定具体加急费用,需与相关专利代理机构或加急服务平台沟通,告知其加急需求等详细情况,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报价。
以上是关于专利申请人和发明权人的区别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