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交强险交通主责和次责的区别
一、没有交强险交通主责和次责的区别
1. 责任划分比例
主责通常承担60% - 90%的责任,次责承担10% - 40%的责任。这是根据事故双方对事故发生的过错程度来确定的。例如,一方严重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事故,可能负主责;另一方存在一定过错但程度较轻,则负次责。
2. 赔偿责任
在没有交强险的情况下,主责方赔偿责任较重。如果造成对方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主责方需按责任比例承担大部分赔偿。比如,造成对方损失10万元,主责方可能要承担6 - 9万元赔偿。
次责方赔偿相对较少,只需承担1 - 4万元赔偿。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如有伤残)、死亡赔偿金(如有死亡)等。
3. 法律后果
主责方因责任大,面临的法律风险和经济压力更大。若赔偿不到位,可能引发法律纠纷,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如因事故导致他人重伤、死亡且负主责构成交通肇事罪)。
次责方虽然责任相对小,但同样需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若不履行,也会面临法律责任的追究。
二、没有交强险有商业险出了事故赔吗
1. 没有交强险出事故,商业险通常会赔。商业险的赔偿是基于合同约定,在符合保险条款规定的情形下进行赔付。
2. 然而,部分商业险条款可能会约定,若被保险人未按规定投保交强险,在交强险应赔偿的限额范围内,商业险不承担赔偿责任。
3. 一般情况下,商业险会根据事故责任比例、保险金额等因素进行赔偿计算。例如,事故中被保险人负主要责任,商业险会按相应比例赔付对方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4. 但即使商业险赔付,未投保交强险会面临诸多不利。一是交警可扣留车辆并责令投保,二是可能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所以,建议及时投保交强险,以降低风险。
三、次责方没有交强险无力承担怎么办
1. 若次责方没有交强险且无力承担赔偿责任:
先由有责方的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比如有责方交强险的财产损失赔偿限额是2000元,就先在这2000元内赔,超出部分再按责任比例分担。
若仍有不足,由双方按责任比例分担。比如事故损失1万元,有责方交强险赔了2000元,剩下8000元,次责方承担30%即2400元,若其无力承担,那么有责方就要多承担这部分损失。
2. 对于受害方:
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向法院起诉次责方及其可能的相关责任人。法院判决后,可通过强制执行程序要求对方承担责任。
调查次责方是否有其他财产线索,如房产、车辆等,以便在执行阶段能顺利获得赔偿。
3. 同时,交通管理部门可能会对次责方未购买交强险的行为进行处罚,督促其今后依法购买保险,保障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赔偿问题。
以上是关于没有交强险交通主责和次责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