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的种类有什么区别
一、专利权的种类有什么区别
专利权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它们存在多方面区别:
1. 保护客体
- 发明专利保护技术方案,要求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比如新的药品配方、独特的工艺流程等。
-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产品的形状、构造等结合的实用技术方案。像新型的桌椅结构等。
-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产品的整体或局部的形状、图案等设计,富有美感且适用于工业应用。如独特造型的手机外观。
2. 创造性要求
- 发明专利要求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 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要求相对较低,只需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 外观设计专利主要强调独特的视觉效果,而非技术上的创造性。
3. 审查程序
- 发明专利审查严格,需经过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
- 实用新型专利一般只进行初步审查。
- 外观设计专利同样只进行初步审查。
4. 保护期限
- 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
- 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均为10年。
二、常用实用新型专利有哪些
实用新型专利是对产品的形状、构造等结合提出的实用新技术方案。
常见的有:
1. 家居用品类,如新型设计的折叠椅,通过独特的结构使其便于收纳且稳固性好;还有改进的智能垃圾桶,具备感应开盖、满溢提醒等功能。
2. 电子设备相关,像小型便捷的无线充电器,优化了充电结构和效率;新型耳机,在佩戴舒适度和音质传导方面有创新设计。
3. 工具器械类,例如新型园艺剪刀,刃口形状和手柄握持设计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新型螺丝刀,增加了磁性吸附等便利功能。
4. 医疗用品方面,如改进的医用担架,方便搬运且能更好地固定患者;新型口腔清洁器具,在清洁效果和使用便捷性上有突破。
三、专利权行使的条件是什么
专利权行使需满足以下条件:
主体适格,即专利权人须是依法享有专利权的个人、单位或其他组织。
客体合法,所涉专利必须是符合专利法规定可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如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且不属于法律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范围,像科学发现、智力活动规则等。
行使方式合法,不能通过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行使权利,需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例如依法缴纳专利年费以维持专利权有效。
不侵权,行使专利权时不能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要确保自身行为未落入他人专利权保护范围,否则可能引发侵权纠纷并承担法律责任。总之,专利权行使必须在法律框架内,以确保权利的正当性与有效性。
以上是关于专利权的种类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