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青少年犯法吗
一、校园暴力青少年犯法吗
校园暴力中青少年是否犯法需视具体情况判断。
不满14周岁的青少年,实施校园暴力行为,一般情况下不予刑事处罚。但如果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青少年,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在校园暴力中若有上述严重犯罪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
已满16周岁的青少年,在校园实施暴力行为,只要达到犯罪标准,就应当负刑事责任。
即便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实施校园暴力也可能需承担民事责任。其监护人要对受害人进行民事赔偿,承担侵权责任。另外,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二、遭受校园暴力怎么维权
遭受校园暴力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第一,及时告知老师和学校。学校对校园安全负有管理责任,向老师反映情况后,学校可采取措施制止暴力行为,对施暴者进行教育和处理,防止暴力再次发生。
第二,联系家长。家长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能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和保护,也可与学校和对方家长沟通协商解决问题。
第三,报警处理。若校园暴力行为情节严重,涉及违法犯罪,如造成身体伤害、威胁生命安全等,应及时报警。公安机关会依法进行调查处理,维护受害者合法权益。
第四,寻求法律援助。可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由专业律师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帮助受害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如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施暴者及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五,保留证据。包括暴力行为发生时的视频、照片,就医的诊断证明、病历,与暴力相关的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在维权过程中至关重要。
三、校园暴力围观犯法吗
校园暴力围观通常不构成违法犯罪,但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单纯的围观行为,围观者未参与实施暴力,也没有对暴力行为提供帮助、教唆等,没有法定救助义务时,通常不承担法律责任。然而,在某些情形下,围观者可能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若围观者是学校教职工,根据相关规定和职业要求,其有保护学生安全、及时制止校园暴力的职责。若教职工看到校园暴力却不制止、不报告,可能违反学校内部规定,甚至可能因不作为承担行政责任。
若围观者与受害者有特定关系,如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有能力救助的情况下却坐视不管,可能因违反法定救助义务,承担一定法律责任。
此外,如果围观者虽未直接参与暴力,但对实施暴力者进行语言鼓励、助威等,有可能被认定为共同侵权人,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暴力行为构成犯罪,还可能作为共犯承担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校园暴力青少年犯法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