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怎么判刑

2025-08-18 08:41:40 法律知识 0
  虚假广告怎么判刑?在发布引人误解的广告信息,从而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和不必要的风险,一旦触犯刑法,则会依据该广告造成的社会影响及其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程度,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虚假广告怎么判刑

   任何涉及发布虚假广告,对广大消费者产生误导的行为,一旦达到犯罪标准,都将会按照虚假广告的具体性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恶意层次等因素来进行判定和惩处。如果虚假广告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行为人很有可能会面临着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同时还需要承担相应的罚金或者是单独罚款,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我们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每一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犯。

   二、虚假广告有什么危害虚假广告罪立案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之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以及广告发布者,若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利用广告对其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进行不实宣传,无论涉及以下何种情况,均应被视为刑事犯罪予以追诉:

   1.涉及到违法所得金额高达人民币十万元以上;

   2.导致单个消费者遭受经济损失,且损失金额在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亦或是导致众多消费者蒙受经济损失,累计金额达人民币二十万元以上;

   3.以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为名,通过广告进行虚假宣传,致使众多消费者上当受骗,违法所得金额超过人民币三万元以上;

   4.尽管尚未达到上述金额标准,但在过去两年内,由于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曾受到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之后再次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

   5.造成人身伤害或残疾等严重后果;

   6.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

   三、虚假广告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触犯宣扬虚假广告罪的个人将会被判处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可能面临罚款。

   所谓‘虚假广告’,实际上是通过广告这种特定的信息传播方式,对自身所制造的产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进行了过度夸大、虚假编造以及不实的宣传与展示,从而足以导致消费者在购买时受到了欺诈或者误导而做出不当的消费决策。

   依据中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相关条款,凡是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如果他们滥用广告进行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宣传,且情节较为严重的话,将有可能被判处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以罚金。

   关于虚假广告罪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首先,本罪侵权的客体是国家对广告经营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其次,在客观层面上体现为违反已经存在于国家层面上的广告管理法规,再次,犯罪主体是专属性的主体,即只有特定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才能真正成为本罪的实施者;最后,从主观角度来看,本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出于直接故意,也就是说,他们明知道自己所宣传的广告内容是虚假的,却仍然故意进行虚假宣传。

   需要注意的是,过失并不构成虚假广告罪,行为人一般都带有谋求利润的目的,但是这只涉及动机问题,与虚假广告罪的定义本身没有直接关联。

   以上是关于虚假广告怎么判刑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