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判决多长时间生效
一、二审判决多长时间生效
二审判决的生效时间需分情况来看:
一是民事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一般而言,二审判决书一经送达当事人,即发生法律效力。因为送达后,当事人便需按照判决内容履行相应义务,不得再就同一事实和理由提起上诉。
二是刑事案件。同样,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判决书送达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人民检察院后即生效。生效后,刑罚部分将依法执行,涉及财产、赔偿等内容也需按判决履行。
三是行政案件。二审行政判决亦是终审判决。自判决书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必须遵守判决结果,行政机关需按照判决履行法定职责,当事人也应履行相应义务。
总之,二审判决通常在送达相关当事人后即生效,这是维护司法裁判权威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体现。
二、二审判决多久可以下来
二审判决的下达时间需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而定,相关法律有如下规定:
一是对判决上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对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的案件,应当在审限届满前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向相关部门报备。
二是对裁定上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此外,若案件涉及涉外因素或其他复杂情况,审限可能会相应变化。比如,涉外民事案件不受上述审限限制。总之,一般情况下,对判决上诉的二审案件会在三个月内出判决结果,对裁定上诉的二审案件会在三十日内出裁定结果,但特殊情况可能导致时间延长。
三、二审判决多久可以申请执行
二审判决生效后即可申请执行。具体而言:
-生效时间:如果二审判决是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宣判后1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判决书自送达双方当事人之日起生效。在民事案件中,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
-申请期限:从二审判决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若二审判决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二审判决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两年。在两年的申请执行期间内,当事人可以随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特殊情况:如果在申请执行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以上是关于二审判决多长时间生效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