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州法学会强化基层服务站点建设赋能基层治理法治化

2025-08-27 16:05:39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傅潇潇 □胡思源 通讯员姚益明商浚哲)今年以来,浙江省嵊州市法学会紧扣“富乐嵊州”和“法治嵊州”目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充分发挥法学会优势,不断强化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将法学专业力量融入综治中心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推动更多更优质法律资源和服务向基层延伸,切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整合资源,织密基层法律服务网

  嵊州市法学会依托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调解中心、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中心,积极建设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打造全方位全覆盖的法学会基层服务网络,并以党建为统领实现资源共享。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立足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在市综治中心设立法学专家工作站;聚焦企业法律风险防控能力,在市产业园设立法学专家服务站点,创新推进“法律+园区”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

  同时,嵊州市法学会将工作重心下移,在镇街综治中心建设法学会基层站点,并邀请法学会会员入驻,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多元调解等“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在村(社区)依托村级综治中心设立法学会服务站,整合法学专家、律师、退休法官组建“法治智囊团”,定期开展法律科普和典型案例宣讲,精准对接群众法治需求,以数智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创新形式,奏响法治宣教“交响乐”

  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嵊州市法学会多点发力,打造特色普法品牌。一方面,统筹组织开展“双百”“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法治宣讲活动,发动讲师团成员和专家学者,围绕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民等不同群体,结合身边法律问题与典型案例开展精准宣教,助力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另一方面,嵊州市法学会因地制宜打造宣传阵地,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拓展“基地+教育”“基地+研学”等功能,实现法治宣传零距离。尤其创新构建“越剧+”法治文化新模式,通过培育“越剧+”品牌、依托“越剧+”文化礼堂、开展“越剧+”创作展演,让法治文化更接地气;同时发挥“九斤姑娘”普法文艺队作用,将普法越剧送进文化礼堂、乡村舞台和民主法治村社。此外,还优化“e嵊法润”云端普法功能,开放12348法网、法律援助热线等渠道,提供“不见面式”法律服务,方便群众快速获取法律支持。

  聚焦实践,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为更好服务基层法治实践,嵊州市法学会推动乡镇(街道)服务站点建设,将法治资源和力量向“15分钟生活圈”延伸,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组织法学专家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围绕项目“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出具法律意见,并向利益群体解释法律内容,提供全链条法律咨询,保障项目平稳落地。

  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嵊州市法学会组织法学咨询专家下沉基层站点,通过“面对面对话、背靠背协调、点对点突破”的方式开展调解工作,释法说理、分析利弊,推动纠纷高效化解。同时,积极开展“百名律师进千企”“法助共富、法护平安”等活动,让法学咨询专家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切实将法治力量转化为基层治理实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