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法律常识微短剧应下架封杀
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微短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迅速吸引住人们眼球。然而,在微短剧市场无节制发展过程中,不少涉法微短剧的剧情往往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甚至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相悖。这些违背法律常识和法治伦理的微短剧危害甚大,极易造成错误的法律知识传播,传递不良价值导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有的微短剧将“随意控制别人的生死、暴力解决问题”等行为在剧中塑造成“高大上”的酷帅形象,既对观众的价值观形成错误引导,也扭曲了正常的社会公序良俗。
微短剧追求爆款并非原罪,但对无底线的剧情不能放任。微短剧虽短,并非不能在内容厚度与思想深度上有所追求。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既要靠外部政策法律的支持规范,也要靠行业自身形成共识,大量违背法律常识的微短剧无疑会降低观众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度和认可度,直接影响行业的创新发展。因此,对于涉法微短剧从剧本筹备,到拍摄过程,再到宣发模式,每一步都应严格把关,特别是对那些明显有迎合意味的题材、人设,不妨设置法律顾问加以审核。同时,作为微短剧主要载体的平台,应尽到“通知—删除”的法定义务,建立健全平台内容审核机制,对于涉法微短剧承担起“防患于未然”的把关责任,把违反法律常识的微短剧屏蔽在屏幕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