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洗涤安全监管亟待加强
每个人到饭店吃饭时,都离不开餐具,且很多饭店不提供免费餐具,提供的是收费餐具,需要消费者额外支出1元到2元的费用。无论是免费餐具还是收费餐具,都应符合安全标准和卫生标准,这显然不该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空白和盲区。近年来,消费者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也查处了很多餐品食材不符合卫生标准、安全标准的经营场所,但人们经常使用的餐具反倒被忽视了。消费者非常注重食品是否安全、卫生,但却未必关心使用的餐具是否安全、卫生。一些消费者在餐具是否应该单独收费方面与商家较真,却忽略了餐具的卫生问题。
其实,无论从常识角度还是从法律角度出发,餐具的卫生标准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再美味的食品,再符合卫生标准、安全标准的食品,如果盛放在不卫生的餐具中,也会受到污染,给消费者带来损害。特别是,如果一些食品只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话,损害未必严重。但是,如果餐具洗涤不彻底、不达标,导致洗涤剂残留的话,有毒有害的洗涤剂将可能直接损害人体健康。换句话说,色香味俱全的可口饭菜可能被一只“脏碗”污染后无法食用。
对此,食品安全法作出明确规定,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作业场所、清洗消毒设备或者设施,用水和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卫生规范,对人体安全、无害。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应当对消毒餐具、饮具进行逐批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应随附消毒合格证明。违规者,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至五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也就是说,无论是餐饮经营者还是餐具洗涤者,均有义务确保餐具符合卫生标准、安全标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饭店往往会提供另外收费且独立包装的餐具,这些餐具并非由饭店洗涤、消毒,而是由另外的企业洗涤消毒的。这些饭店会以此额外收费,并将责任撇清,即以自己不是餐具的洗涤、消毒者来推卸责任,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作为餐饮经营者,本就有义务提供清洁的餐具,也有义务对其他企业提供的餐具进行把关,确保其安全卫生。
消费者权益容不得半点马虎,食品安全更容不得半点马虎,餐具的卫生以及安全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果在这些问题上姑息迁就,便可能酿成涉及不特定多数人切身权益的危害。因此,相关部门应将餐具洗涤放到与食品安全同样重要的地位进行监管,并以毫不纵容的态度对那些不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餐具洗涤企业和使用不卫生餐具的餐饮经营者从严惩处,让每一名消费者既能享用安全可口的饭菜,也能使用到卫生、安全的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