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考察岂能沦为公款旅游遮羞布
@丁家发:公款旅游现象的产生,既源于一些党员干部贪图享乐、心存侥幸的思想,又和部分单位费用审批流程不严格、不细致有关。随着纠治“四风”工作持续深入,明目张胆的公款旅游得到有效遏制,但巧立名目“借壳游”、更改行程“绕道游”、增加人数“搭车游”等隐形变异公款旅游问题仍有“市场”,且手段翻新、日益隐蔽。其中,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的旅游活动安排更要值得注意。如果说公款旅游是“蹭公家之便”,那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活动安排,则是“揩私人之油”。表面上看,没花公家一分钱,全由管理和服务对象买单,可深思细想,他们之所以愿意提供“免费的午餐”,无非就是看中了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遏制变相公款旅游等现象,除予以严厉问责和惩罚外,还应当从源头上严加管控,各地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培训考察备案审批制度,严格管理外出培训考察等活动,并对学习考察的地点、人员、内容、费用及日程安排进行把关,让培训考察真正回归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