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考察岂能沦为公款旅游遮羞布

2023-11-30 00:00:00 法治新闻 0
  一场培训,绕道去了2处景点;培训4天,前后花了11天……个别干部借培训等公务出差打掩护、“绕道游”。在近期发布的党纪政务处分通报中,多人曾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活动安排。出门旅游,决不能踩着纪律规矩的红线出发。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要求,要紧盯改头换面问题,针对借培训考察之名公款旅游等行为,加大查处问责力度。(11月2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丁家发:公款旅游现象的产生,既源于一些党员干部贪图享乐、心存侥幸的思想,又和部分单位费用审批流程不严格、不细致有关。随着纠治“四风”工作持续深入,明目张胆的公款旅游得到有效遏制,但巧立名目“借壳游”、更改行程“绕道游”、增加人数“搭车游”等隐形变异公款旅游问题仍有“市场”,且手段翻新、日益隐蔽。其中,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的旅游活动安排更要值得注意。如果说公款旅游是“蹭公家之便”,那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活动安排,则是“揩私人之油”。表面上看,没花公家一分钱,全由管理和服务对象买单,可深思细想,他们之所以愿意提供“免费的午餐”,无非就是看中了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遏制变相公款旅游等现象,除予以严厉问责和惩罚外,还应当从源头上严加管控,各地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培训考察备案审批制度,严格管理外出培训考察等活动,并对学习考察的地点、人员、内容、费用及日程安排进行把关,让培训考察真正回归本义。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