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造假现象亟待整治

2023-08-16 00:00:00 法治新闻 0
  日前,有媒体曝光了一些高校毕业生存在的“纸面就业”现象。所谓的“纸面就业”,指的是一些大学生并没有真正就业,而是假装找到了工作。为此,一些学校甚至制造虚假的就业数据。比如,一些高校将三方协议的签约率要求“层层传导”,有的辅导员为了“方便”学生,直接代其“网签”。甚至有商家为了帮助毕业生“假就业”,提供付费“盖章”服务,在假装就业的利益链上,竟然还产生了一套“盈利模式”。(8月1日《中国青年报》)

  @王雅�u:对于高校而言,就业率是衡量一所大学人才培养与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纸面就业”让各高校的就业数据好看了,但实际就业情况却并未改观。“假就业”实质上就是一种数据造假和注水,“数据泡沫”背后是难以掩盖的就业问题。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不仅对高校的公信力造成极大损害,不利于学校长远发展,也增加了毕业生就业压力。对此,各高校更要摆正心态,不能被外表光鲜的就业数据蒙蔽双眼,而是要切实培养学生就业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就业造假”的监管力度,严查严打“纸面就业”、伪造就业数据或逼迫威胁学生假就业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就业环境。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实事求是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做扎实,才能让刚走出高校大门的学子以满腔热忱奔赴未来的职业生涯,立足本职岗位发光发热。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