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虚假热点在舆论场蔓延
这一通报可以说是让人始料未及,因为此事起初是被作为新闻曝光的,相关话题冲上了各大平台热搜榜单。结果事件反转,被证实又是一场“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的闹剧,不仅信口开河捏造了功勋犬丢失的事实,后续还散布假消息称“狗主人只给帮忙找到这条狗的市民五千元奖励”。
表面上看,类似假新闻对公众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只不过是编造一些子虚乌有的桥段,从而达到吸引眼球、流量变现等功利目的,但这种虚假热点不断在舆论场上发酵,消耗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注意力,更践踏了社会信任的基础,给人留下“‘自媒体’都是骗人的”的不良印象。
在“天价寻狗启事”事件中,违法行为人杨某冰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编造虚假新闻,炮制社会恐慌,不仅误导社会公众、侵夺公共平台、占用公共资源,更破坏社会的信任基础,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对于这样的行为,公安机关及时介入调查,快速查明真相,值得肯定赞许。杨某冰被行政拘留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可是关于此事的讨论却不能就此作罢。相关信息是如何出现在平台上的?相关话题又是怎么登上各大平台的新闻热榜,有没有经过事实核查?平台在这场高达千万的流量里扮演何种角色?都值得深入探究。
“自媒体”具有信息快速传播、门槛低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由于缺乏严格的审核机制,“自媒体”也面临着真实性和可信度的挑战。许多运营者缺乏严谨的调查核实能力,一有热点就盲目跟风,这导致虚假信息充斥网络。长此以往,势必加剧内容创作领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切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善意,对整个行业乃至社会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显然,我们不能无视只为赚取“流量”的不法分子的存在,任由他们在网络上搅浑水。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营造一个清明的网络环境。针对这一问题,中央网信办日前发布通知,对“自媒体”做好自我约束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加强信息真实性,禁止发布无中生有、断章取义、歪曲事实的信息。这些要求再次强调了“自媒体”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留地”,作为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需要严格遵守传播伦理和法律法规。那些以消费大众同情心为业、为了点击量弄虚作假的不良“自媒体”,也有望被严肃处置。
但也应看到,虽然各地网信部门陆续实施禁言、封号等处罚措施,但“反转”事件仍不时出现,这表明治理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很多时候,不法分子只是换一个“马甲”又卷土重来。因此,要真正下大力气去整治这些散布谣言、赚取流量的不法分子,还需要建立覆盖全行业、全平台的监管机制,让监管部门、“自媒体”平台、行业协会、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监督治理,并且加大联合惩戒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媒体”领域的“失信者”寸步难行,有效遏制虚假营销、恶意炒作等不良现象,还整个行业一个干净、有序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