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外卖监管难题亟待破解
近年来,在线餐饮平台发展迅猛,外卖点餐日趋普及。对于消费者来说,门店照片是筛选外卖的重要参考之一。消费者通常认为,较之于没有提供门店照片的商家,那些能够清晰展示门面状况的店铺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然而,现实却出乎意料,许多外卖平台上的门店照片存在造假行为,即便是连锁品牌也难以保证其照片的真实性。更有甚者,有的平台商家没有任何证照资质,靠套用别人的餐饮证照违规经营;有的平台商家无实体店铺、无工商营业执照、无餐饮服务许可证,可谓“三无店铺”。有人将此类外卖店铺称为“幽灵外卖”。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外卖食品安全的信任感自然会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外卖行业的长远发展。
由于缺少有效监管,“幽灵外卖”往往卫生环境恶劣、食品质量堪忧,严重威胁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其本质上是一种消费欺诈,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
早在2017年,“幽灵外卖”便屡遭曝光,这一问题难以根除的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平台没有尽到审查责任、平台入驻门槛低、难以追踪准确地址等。
根据《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查,登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保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等许可信息真实。但就目前而言,外卖平台的审核失之于宽,一般只需门店提供的门头照片和店名保持一致即可。这也给一些没有实体店面和卫生保障的“幽灵外卖”可乘之机,混入外卖平台违规经营。
要治理外卖平台乱象,把“幽灵外卖”亮在阳光下,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强制性,加大处罚力度和监督力度。应当看到,我国已陆续修正和出台了食品安全法、《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等法律法规,各地也持续开展外卖食品监管立法工作,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网络餐饮监管体系,进一步明确平台责任,要求其认真履行对入驻商家的资质审核和监测义务,加大对不合规商家的惩戒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平台、消费者等积极参与,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构建共治体系,合力将外卖行业推上健康发展的正轨。外卖平台应尽快提升合规能力,制定统一规范,严格审核商家提供的门脸图和店内环境图,确保从业许可信息真实有效,履行对消费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探索对无堂食店面的商家配备“明厨亮灶”设备,实行360度无死角监控,让不卫生的后厨变成安全达标的阳光厨房。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举报和投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整治“幽灵外卖”,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多主体协同发力,通过规范平台审核、提高监管力度、强化商家自律、加强社会监督等方式,构建一个公平、透明、安全的网络餐饮环境,让消费者更加安心、放心地享受便捷的外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