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珂萌谈规则如何守护出行文明
近年来,随着相关部门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各界对文明出行的大力倡导,文明出行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讲文明、守规矩已蔚然成风。然而,仍有一些不太和谐的画面时而出现。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文明的环境不是自发形成的,好的习惯要靠教育引导,同时也要靠严格的管理与约束。对待不文明行为,应多管齐下,通过告知、规劝、处罚等手段予以纠正,有规矩方成方圆,有约束才能更好建设“文明”。
要加强对文明出行的宣传引导。风尚改变,教育为先。应以近来发生的热点事件为契机,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在整个社会层面倡导文明出行,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警示教育,对丑恶现象和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必要的曝光,从而引领社会形成文明出行的价值观和良好风气。
要建立对不文明行为迅速有效的应急处置机制。发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不文明行为形成关注热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事态处置不及时、不得力。为维护公共秩序,应当明确主体责任,设置更加便捷的呼叫报警技术设备系统,运营机构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强化训练,并加强与警务人员的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对于一些性质恶劣的不文明行为,应当加强当场迅速处置的能力,以减少事态的发酵效应。
要出台遏制不文明现象的具体细则规定。从法律、政策和交通管理规定各个层面上细化具体规则,加大对于扰乱公共交通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责任和征信记录等一系列措施,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综合治理。
只要加强引导和治理,推动整个社会对不文明行为形成压倒式的舆论氛围,相信旅途中的不文明行为会越来越少,我们的旅途环境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