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厨具安全不容忽视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去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剥离出来,成为中小学独立课程,“烹饪与营养”为其中一项课程内容。这直接带动了儿童厨具的火热销售,不少商家的“爆款”产品月销量超万件。
然而,儿童厨具热销背后,产品安全性堪忧。江苏省消保委近期联合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开展了儿童厨具的比较试验,从电商平台购买的10批次不同品牌的样品中,有7批次存在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情况。而在网上,不少消费者吐槽,儿童厨具在电器线路、材质涂层等方面存在问题,“电炉第一次使用就冒烟,有煳味”“涂层全粘到煎蛋上了”“一不小心烫伤了”……
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儿童厨具缺乏相对应的生产标准。眼下,市面上使用的厨具都是遵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等标准。作为新生事物,我国还没有针对所谓“儿童厨具”的标准。很多儿童厨具只是按照成人厨具的规格进行简单的缩小,成人操作、使用或许没有问题,但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来说,并不能保证安全无虞。此外,还有部分儿童厨具直接被当作玩具生产,安全性更是无从保障。
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安全是第一位的。虽然儿童厨具具有玩具的娱乐功能,但烹饪不是“过家家”,儿童厨具安全更不能被当成“儿戏”。儿童厨具不能只是成人厨具的“缩小版”,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重新设计。比如,锅具应设置保护装置,防止烫伤、迸溅;刀具应在开刃和材质上进行改良,防止切伤手指。同时,鉴于一些孩子喜欢啃咬玩具,儿童厨具的材质也应进行规定,尽可能采用“食品级”“医用级”材质,避免甲醛、重金属、塑料剂等成分影响孩子身心发育。
去年,江苏省孕婴童用品协会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准备联合全国相关头部企业和国家相关检测机构,共同制定团体标准,推动儿童厨具有真正的自己的标准。这固然值得期待,但也应看到,团体标准不具有强制力,对企业约束作用有限。相比之下,人们更希望有关部门出面牵头,针对儿童厨具制定强制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从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儿童厨具需要有相配套的强制性标准,以便厂家和消费者都有章可循,消弭监管盲区,全面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加强执法监管,对于不合格产品依法查处,给儿童厨具标上“高压线”,让厂家不敢将安全视同“儿戏”。网络平台也要加强与监管部门合作,加大对入驻商家的管理,确保儿童厨具符合相应安全标准才能销售。
此外,家长在为孩子选购儿童厨具时,要注意鉴别,不能一味图便宜、看颜值,更要仔细查看产品的合格证明,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拿儿童厨具当“哄娃神器”,自己做“甩手掌柜”,必须做好看护和引导工作,培养孩子的安全用电、用火意识,让儿童厨具在孩子成长中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