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背调让求职实现双向选择 求职新趋势反向背调助力双向选择 反向背调开启求职双向选择新时代 求职新方式反向背调促双向匹配 反向背调推动求职进入双向选择阶段 求职新视角反向背调实现双向奔赴

2022-05-30 00:00:00 法治新闻 0
  应届毕业生乔某刚面试了某大厂,凭借事先收集的“情报”,他全程应对自如。然而,意向部门的面试官让他印象不佳,多方调查后,他在一份“互联网行业领导黑名单”上发现了对方的名字:此人经常打压下属,团队氛围压抑,新人负责“背锅”。乔某果断放弃了这个offer。时下,比起大厂“光环”,年轻求职者更在意“气场合”“被尊重”,更关注领导风格、企业文化等软性指标。反过来,这股新风也正在重塑职场生态。(5月23日《工人日报》)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求职一般是雇主处于主动地位,而求职者往往都处于被动地位,雇主掌握着求职者的“去留大权”。在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求职者的弱势显而易见。

   

  现如今,大批主体意识强烈的年轻人步入职场,他们不甘于被动接受雇主的选拔和背景调查,而是主动出击,利用强大的信息网络对用人单位展开“反向背调”,且日渐风行。据《2022职场人求职行为观察报告》显示,96.7%的受访者表示在入职前或求职前,会对用人单位进行“反向调查”,有73%的求职者可能会因用人单位风评不好从而拒绝入职通知。

   

  “反向背调”打破了固有的职场传统,意味着雇主和求职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即雇主根据需要选择合适人才的同时,求职者变被动为主动,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喜好,自主选择心仪的岗位,不再委曲求全被动接受雇主提出的各种条件,而是坚持自己的择业标准,如果发现岗位不适合自己,可以主动对雇主说不。特别是在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之下,“反向背调”说明许多年轻人不再做“沉默的大多数”,更愿意把岗位选择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反向背调”让求职从“被挑选”到双向奔赴。这种形式的兴起,是就业市场更加成熟的表现,将进一步提升双向选择的效率和成功率。对用人单位来说,求职者基于“背调”做出的理性选择,使人岗匹配更加精准,降低了招聘成本。对于求职者来说,变“求”为“找”,通过事先对雇主的情况调查,判断个人与岗位的匹配度,来决定自己的选择,这样可以规避潜在风险,避免入错行后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实现雇主和求职者双赢。从长远计,无论对于年轻人的职业发展,还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营造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反向背调”都大有裨益。

   

  “反向背调”是对雇主和求职者双方负责,无论雇主还是求职者,其实双方是相互依存的,都是希望找到一个优秀的人才和一个合适的岗位。作为用人单位应当主动改善企业环境,减少负面影响,打破屏障,让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便于求职者多方面了解,作出满意选择。而求职者也要审慎把握,提高甄别能力,客观地评价用人单位,对未来的发展预期和职业通道作出理性推断,从而降低试错成本,实现个人更好发展。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