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手段破解婚恋平台营销套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社交逐步向移动端转移,互联网婚恋交友用户在移动端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借助网恋交友平台寻找合适的恋人,成为更高效、快捷拓宽人际交流圈的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年发布的《95后社交观念与社交关系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用户通过社交软件寻找到另一半;对于线上聊得来的网友,48.6%的用户表示愿意线下见面,“网恋奔现”正在成为年轻人恋爱的新形态。据统计,2021年我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到72亿元,互联网婚恋交友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人,婚介相关企业突破2万家。不少单身人士搭上网络婚恋交友平台这辆“爱情快车”,找到了心仪的另一半,收获了爱情,实现了人生的愿望,“云媒人”功不可没。
但目前婚恋交友网络平台良莠不齐,市场鱼龙混杂,令有些参与的人直呼“遍地是坑”。不少平台存在虚假宣传承诺、窃取个人信息、哄骗式消费、引导消费者网贷付款等问题。这种以介绍对象为名,行诓人钱财之实的行为,让不少单身人士被“忽悠”,陷入“云媒人”设下的“坑”,被一骗再骗。一位婚介从业人员坦言:“这是一个无底洞,你只有不断充值刷礼物的份儿,每一个互动都要用钱铺路。”有人耗尽积蓄,最终却“人财两空”。
2015年初,针对一些婚恋网站屡现违法违规和严重失信行为的问题,国家网信办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开展“婚恋网站严重违规失信”专项整治工作。在此背景下,一些婚恋交友平台发布了《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自律公约》,对信息过滤、收费透明、风险提示、用户信息保护、信用建设、赔付责任、社会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必须要认识到,婚恋交友行业乱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整治必须坚持久久为功,依靠法律手段下猛药动真格,既要治标又要治本。相关部门要加强全方位的监管,消除监管盲区,提高准入门槛,对婚恋交友平台资质、信誉、经营方式等进行审查,去劣存优,不断净化网恋交友市场。要加强执法,对违规经营、恶意诈骗、诱导消费、套路多、信用差的平台要依法依规严惩,维护市场秩序。要加强宣传,引导相关平台自觉遵守法规和行规,遵守社会公道,担负起社会责任,守法经营,不唯利是图,自觉当好合格“红娘”。消费者要提高法治意识,遇到个人权益受到侵犯,应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