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首开中国检察学系列课程
陈勇从开设检察学课程的时代意义出发,系统梳理了检察制度的历史脉络和新时代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探讨了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方向,用生动案例和翔实资料,在课程首讲为同学们全景呈现了中国检察学的体系框架。
据悉,此次《中国检察学》课程面向该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步开设,采用“1+2”模式,由1门主课《检察学》和2门实践课《刑事检察实训》《公益诉讼检察实训》组成,每门课程均为32学时。“此次课程我们进行了‘双师制’探索,由华政资深教授与检察业务骨干组成‘教学团队’同堂讲授,既有实训实战的模拟法庭、调查核实,又有法学教授的深入点评、理论辅导,旨在为学生打通法学理论到检察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上海市检察院政治部宣教处处长张心恬告诉记者,此次课程的检察师资由检察业务专家、标兵能手、优秀公诉人等担任。下一步,他们还将继续加强检校合作,共同开发民事行政检察、检察侦查等实训课程,作为特色实践课程常态化开设。
“这门课很受学生欢迎,甚至我们有些年轻教师也想旁听课程。”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陈绍玲介绍,课程刚上线选课系统就被“一抢而空”,“除了教室里的授课,我们还会和检察机关一起组织学生前往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发源地、金融检察综合履职基地、派驻监管场所检察室等特色基层检察院、特色履职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大家对于‘沉浸式’体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实践、‘操作性’掌握庭审、公诉应对技能等都很期待。”
“近两个小时的课程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与我们的教学体系有机融合,有助于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课后,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洪冬英分享了她的听课感受,“检察机关的师资阵容强大、理论储备扎实、案例资源丰富,接下来我们将共同‘围绕实、突出训’,进一步深化集体备课、教材编写、科研合作,共同为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