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成因研究取得新突破
对于肥胖的潜在成因,以往研究忽视了长期负性情绪的影响。当前研究则重点关注以缰核作为负性情绪重要节点的功能结构连接变化,以及这一因素对于肥胖的影响。研究采用肥胖与正常体重对照组横向对比,以及减重手术干预前后纵向对比的对照实验范式,通过功能和结构磁共振成像数据以及临床行为学数据,评估肥胖相关的、减重手术诱导的缰核灰质体积和功能连接的异常变化。
研究发现,肥胖组缰核灰质体积显著小于正常体重对照组,而减重术后一年缰核灰质体积显著增加,且达到了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的水平。此外,躯体感觉与运动处理脑区间功能连接强度在减重术后显著减弱,且缰核相关功能连接与术后降低的体质指数BMI、食物成瘾、情绪性进食、饥饿水平显著相关。
研究表明,减重手术改善了肥胖相关的缰核功能结构紊乱。此外,术后负性情绪相关不健康摄食行为的改善机制,可能与增强的饥饿/饱腹相关能量感知能力、非饥饿状态下摄食厌恶敏感性,以及与摄食调节相关能量稳态和享乐系统之间的功能再平衡有关,推动实现术后长期饮食行为的改善和有效减重。这为后续优化重点人群减重、实现负性情绪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据《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