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骗局揭秘 托关系找门路不可信

2025-05-30 00:00:00 法治新闻 0
  正义网讯(通讯员王畅)升学季临近,一些家长为孩子求学辗转反侧,这种焦虑情绪成为了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突破口。近期,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诈骗案中,不法分子就是利用了学生家长“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以“教育局内部关系”“保入学”等话术实施诈骗。日前,法院已对该案开庭审理。

  2024年2月,李女士全家从外地搬来上海,大女儿面临小学转学,小儿子要幼升小,经朋友介绍,她认识了可以帮助解决孩子上学问题的“沈老师”。沈老师自称在教育局工作,可以帮忙“打招呼”,不过需要花钱,解决李女士一对儿女的转学事宜总共需要95万元,办不成可以退款。

  李女士向沈老师转了账,可办理进展却十分缓慢。过了几个月,沈老师称,因同事操作不当,在系统中误删了李女士大女儿的所有资料,导致转学办不成了,原来的渠道已经走不通,可以帮忙找新的关系,但是需要再支付60万。急于让孩子入学的李女士再次转账,可事情却依然毫无进展。李女士催促还款,沈老师却以生病化疗等理由推脱,甚至不再回复李女士的消息。李女士报案后,警方锁定张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于2024年12月将其抓获。

  遭遇张某诈骗的不止李女士一家。自2023年6月起,张某除了扮演“沈老师”,还谎称其丈夫在教育局工作,掌握入学名额,能帮学生家长“打招呼”“走后门”,骗取李女士在内的5名被害人共计212.5万元。其中确实有孩子成功入学,但实际上是因为学生本身就符合学校的招生条件,通过正常入学政策被录取,根本没有依靠张某的帮助。

  张某将诈骗所得用于日常开销,出于虚荣,她还租了一辆豪车。与此同时,由于帮助入学的承诺无法兑现,家长要求张某退款,她拆东补西却无济于事,渐渐地债台高筑。

  2024年8月起,张某为自己打造爱猫人士的人设,借由在小区里投喂流浪猫结识了很多邻居,假借买房、周转等理由向他们“借钱”,并承诺利息,又有多名受害人共计被骗取111万元。

  经审查,被告人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涉案金额共计323万余元,数额特别巨大,2025年3月25日,该院以涉嫌诈骗罪对张某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

  入学、转学需通过教育局、学校等正规渠道办理,家长们可以提前了解教育部门官方公示的招生范围等信息,走阳光入学之路,不要轻信各种所谓的“关系”“门路”,以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最后不仅损失钱财,也会耽误孩子入学。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