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陪餐不应沦为形式主义
@吴梓艺:一般而言,一所学校不该出现“低配”与“高配”两种餐食。2019年实施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明确,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然而在个别地方,陪餐却成了“面子工程”,校长仅与学生共餐几分钟,陪餐记录流于表面,校方甚至为教职工另设独立厨房,形成两套餐饮体系。“一校两餐”现象背后,是一条从采购到分配的完整腐败链条,有些学校存在“伙食费中列支其他费用”“违规发放陪餐费”等问题,相关责任人通过虚报采购量、克扣学生餐标、收取供应商回扣等方式,将食堂变成个人“敛财场”。根治“一校两餐”乱象,要刚性落实陪餐制度。校长陪餐不能止于“拍照打卡”的形式化表演,应每日公示陪餐记录,并借助家长轮值监督、教育部门突击检查等方式,形成压力传导机制。各地还应探索建立统一的食材招标平台,将采购流程公开化、透明化,杜绝“暗箱操作”,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真正让每一分伙食费都花在学生的餐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