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鑫谈法治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法律风险已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民法典作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明确了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等基本制度,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保障合法权益提供了系统完备的规则体系和制度保障,也为企业依法经营、防范风险提供了基本遵循与行为指引。善学善用民法典,构建企业法律风险“免疫系统”,不仅是企业合规经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深入学习民法典,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企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筑牢法律防线,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深刻影响并重塑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例如,民法典关于民事权利平等保护的规定,有力推动了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特别是民法典对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的明确规定,极大地增强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民法典对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有效激励了企业创新创造,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民法典关于数据权益、虚拟财产等新型权益的保护规定,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民法典关于“绿色原则”的确立,即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民法典还完善了市场交易规则,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为企业经营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法治环境。实践证明,那些能够深入学习民法典、准确把握民法典精神实质、有效运用民法典规则的企业,往往能够更好地防范法律风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实现高质量发展。相反,那些忽视法律风险、缺乏法律意识的企业,往往会因法律纠纷频发而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民法典的学习和运用,将其作为防范法律风险、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推动“民法典进企业”,构建企业法律风险“免疫系统”,需要企业管理者转变观念,将法律风险防范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的转变。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法律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风险点进行识别、评估和预警,将风险防范关口前移。完善内部合规管理体系,制定符合民法典要求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企业及员工行为,从源头上防范法律风险。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的法律培训,特别是对民法典的学习培训,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法律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尤为重要的是,企业应当充分借助和发挥法学法律工作者的作用,将法律风险防范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法律风险的全流程、全方位管控。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企业可以构建起全面、系统、有效的法律风险“免疫系统”,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法者,治之端也。善学善用民法典,增强企业法律风险“免疫力”,是企业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唯有深刻领会民法典的精神要义,将法条规范融入日常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将法治信仰植根于企业文化的深厚土壤,以法治精神引领企业发展,以合规经营护航企业前行,方能真正实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