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莱芜区鲁矿东区五色户情助力基层治理创新

2025-06-19 16:06:25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张霞 通讯员李冬 刘颉)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鲁矿东区社区锚定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航向,创新“112+N”(即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两支队伍,多方力量)、“五色户情”等基层治理工作方法,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阵地筑基,夯实治理“硬底盘”。1个中心即社区综治中心。鲁矿东区社区在场地资源整合上打出“组合拳”,一方面对综合服务管理中心进行功能重塑,老党员工作室细分出矛盾化解调解室、“急难愁盼”解忧室等五大功能空间,老党员们在这里凭借岁月沉淀的经验与威望,成为邻里矛盾的“润滑剂”、政策传递的“传声筒”;书记接待室推行常态化轮值,社区党组织书记与两委成员接力倾听,让居民诉求“落地有声”;大厅综合治理窗口践行“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事事有回音”。

  另一方面,鲁矿东区社区对配套设施全面升级,现代化办公设备、智能信息平台相继入驻,档案管理与反馈跟踪机制同步构建,推动服务流程向标准化、精细化进阶。“雪亮工程”的引入更是为社区安全加上“锁”,重点部位的高清摄像头编织成网,实时捕捉社区动态,让安全隐患与纠纷苗头无处遁形。

  矛盾调处,织密和谐“安全网”。1个平台即调处协商平台。社区创新构建多元化矛盾调处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努力将矛盾吸附在基层。一是深化理念引领,搭建协商平台。以街道“洼子一家亲”矛盾调解理念为指引,组织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军人、老医生组成“五老议事调解队”,围绕议事协商、矛盾调处、互助友爱等方面开展工作,创新推出“一家亲议事协商机制”,搭建“幸福家议事会”“连心会”等“五个家”协商平台。今年以来,累计处理矛盾纠纷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6件。

  二是拓宽民意渠道,促进源头化解。通过“小马扎议事”“大喇叭听声”“书记接待日”“圆桌协商”等接地气的形式,全方位收集社情民意,确保群众诉求“听得见、有人管”。

  网格赋能,擦亮服务“特色牌”。2支队伍即党员+网格队伍、“五色户情”队伍。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创新网格服务模式。一是“党员入格”精准发力。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综治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行“党建+网格”模式,将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上,建立网格党支部22个,66名老党员担任楼长,搭建起“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组织架构,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基层治理单元全覆盖。

  二是“五色户情”创新赋能。鲁矿东区社区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推出“五色户情卡”网格治理新模式,通过“红、橙、黄、绿、蓝”五色分类标识,建立“五色户情卡”档案,锁定网格内重点关注群体,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推出个性化服务:“红色先锋”点亮党员担当,“党员责任岗”上,老党员化身政策宣讲员、矛盾调解员,传递红色正能量;“橙色关爱”温暖残疾家庭,代办残疾证、发放辅助器具、动态核查低保,为特殊群体撑起“保护伞”;“黄色守望”守护独居老人,网格员每日走访,询问健康、送上帮助,让“空巢”不“空心”;“蓝色融入”助力流动人口,登记回访同步推进,让新居民快速融入社区“大家庭”;“绿色普惠”惠及普通居民,相继开展文艺汇演、技能培训等活动。

  共建聚力,绘就治理“新画卷”。“N”方力量即多元参与。社区以网格治理为抓手,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一是挖掘整合人才资源。鲁矿东区社区持续深化资源整合力度,挖掘律师、教师、医生等专业人才,组建“社区人才智库”,按照“专业互补、特长分类”原则,精心打造党员银龄先锋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矛盾纠纷调解队、社区文艺社团联盟等8支特色服务队伍,创新构建“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团队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服务链。

  二是推进多方共建行动。社区联合驻地医疗机构、联建单位、爱心商家、社会组织等开展免费义诊义剪、小修小补、磨剪子戗菜刀等公益服务活动30余次,形成“网格+项目”多元共治格局,让公益服务触达社区角落,不断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鲁矿东区社区以“五色户情”为笔,在基层治理的画布上细腻着墨,从阵地筑基到矛盾化解,从网格服务到共建聚力,每一抹色彩都勾勒出居民幸福生活的轮廓。下一步,社区将继续以创新为墨、以实干为笔,续写基层综合治理的美好篇章,让“五色户情”绽放更耀眼的光彩,照亮居民幸福前行的路。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