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警游昌华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南大洋社区因流动人口多、游客多、小微企业多,治安情况较为复杂。自担任南大洋社区警务室警长以来,游昌华紧紧围绕“共治警务”,持续探索“警格+网格”融合新模式,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不断加强与辖区单位及企业的互动合作,构建“联勤联动联处、共建共治共享”高效协作便民工作机制,将社区警务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基层治理的最末端。
为凝聚群防群治力量,推动辖区平安建设,游昌华先后组织成立了南大洋公寓志愿者服务队、“木头人与小卫士”法治宣传队等公益队伍。2024年,他进一步整合民警辅警、社区党员、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等力量,成立“望瓯生态义警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重点区域治安巡逻、生态保护宣传、护校安园行动、安全防范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构建起“警民联动、邻里守望”的新模式,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在线上,游昌华结合辖区实际创建了流动人口自主申报App,简化了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流程,居民足不出户只需扫个码就能上报信息。同时,游昌华还建起了13个微信工作群,3000多名群员成为了他掌握工作信息的“耳目”。如在房东微信群中,游昌华借助房产中介和房东发给他的新租客信息,能全面快速掌握流动人口的动向。
2023年,跟团来龙泉旅游的一名游客一觉醒来后,发现患老年痴呆的老伴走失了。接到求助后,游昌华立即展开搜寻工作,他将相关信息转发至多个微信工作群请求协助后,自己带领辅警沿着河边一路查寻。经过连续7个多小时地毯式摸排走访,凭借着准确的经验判断,最终在深山中成功找到走失老人并将其顺利带下山,家属见到后感动不已。
游昌华始终秉持“民生无小事”的信念,面对群众的困难和求助,无论大小一概全力以赴。只要群众有需求,他从不推诿,是辖区内远近闻名的热心肠。对于外地游客遗失的物品,若对方无法亲自认领,在核实身份后,他甚至会自付邮费将物品寄还。5年来,他累计帮助群众寻回300余件失物,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燃眉之急。
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化解矛盾纠纷向来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面对邻里争吵、家庭矛盾等复杂问题,游昌华从不回避,始终迎难而上。经过多年实践,他总结提炼出“谈心、劝教、联调、回访”4步调解法。同时,依托自幼对木工的热爱,在辖区设立了“木头警官调解室”和“木头警官咨询室”,以亲切随和的形象,成为居民信赖的“木头警官”。
辖区有一对夫妻因家庭纷争,长时间互不退让,关系持续僵化后,男方提起了离婚诉讼。为此,女方来到警务室向游昌华求助。介入后,游昌华深入分析矛盾根源,结合双方性格特点和家庭现状,连续开展7次调解。从情感疏导到利益协调,他用专业与耐心逐步化解双方心结,最终,成功挽救了这段婚姻,将一个家庭从破裂边缘拉回正轨。近两年来,游昌华共调解矛盾纠纷120余起,提供咨询300余人次。
从警30多年来,游昌华先后被浙江省公安厅授予“三能榜样·最美警察”和“最美浙江人·最美浙警”荣誉称号,被丽水市公安局授予“优秀基层治理工作者”荣誉称号,连续3年获评市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二等功和三等功各1次,南大洋社区警务室也被丽水市公安局评为首批4个“示范警务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