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凤翔区法学会创新法律诊室服务模式
入驻镇“法律诊室”“法律驿站”的法学专家与镇综治中心资源有效融合,提档升级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具体做到“五有四化”。“五有”即有统一标识、有办公场所(办公设施)、有信息公示牌、有工作机制、有法律服务实效。“四化”即标准化、制度化、法治化,服务化。设立办公室、调解室、心理咨询室、会员之家等功能区,镇“法律诊室”切实发挥集法律咨询、矛盾化解、普法宣传、监督指导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作用。
基层服务站点在镇综治中心设立法学会服务窗口,根据群众需求,以常驻、轮驻、随驻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点单式+模块化”服务模式。法学专家的服务范围将从传统的民事、刑事案件,拓展到涉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区法学会通过“1+10+X”服务力量,邀请法学专家库、10个专家会诊室、心理咨询平台等“一库十室一平台”成员,共同进驻基层站点组团为镇、村、社区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