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崇信公安交警构建校园交通安全网
近日,记者参加甘肃省公安厅组织开展的“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了解到。今年以来,崇信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护学岗”为支点,构建起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立体防护网,用责任与担当为全县学生撑起“平安伞”。数据显示,辖区连续12年未发生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护学岗”,风雨无阻的平安守护
“每天提前15分钟到岗,已经成为我们的工作习惯。”在城区第一小学执勤的民警王建军说。崇信县公安局创新实施“定人、定岗、定责”护学机制,为每所学校配备2名专职警力,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开展交通疏导和安全守护。
在崇信县农村地区,23个升级改造后的交通安全劝导站发挥着重要作用。
崇信县创新推行“交通劝导站+警务室”模式,打造集“隐患排查、安全宣传、信息采集、违法劝返、事故协理”于一体的“五位一体”农村劝导员队伍。劝导员们利用“农交安”手机App、交管“12123”等平台,建立人、车、路信息台账,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崇信县公安局探索实施的“9643”工作法,为校园周边交通治理提供了系统方案。在学校周边设立的7个劝导岗,采取“早7晚8”勤务模式,通过“哨子吹起来,喇叭响起来”等方式,有效规范交通秩序。
“现在接送孩子,大家都自觉排队停车,校门口不再拥堵了。”家长张女士为交警工作点赞。数据显示,城区学校周边非机动车头盔佩戴率达97.6%,交通违法率同比下降42%。
法治副校长,校园安全的法治守护者
在崇信县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中,法治副校长制度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县65所中小学幼儿园已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由公安派出所所长、民警、检察官、法官等法律专业人士担任。今年以来,法治副校长累计开展法治宣讲90余场次,覆盖师生5000余人次,成为校园法治教育的“主力军”。
法治副校长不仅定期开展法治宣传,还参与制定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指导开展应急演练,协助处理校园纠纷,成为校园安全的“法治顾问”。
通过“开学第一课””法治宣传周”“模拟法庭”等创新形式,法治副校长将交通安全、防欺凌、防诈骗等知识融入生动教学,有效提升了师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护能力。统计显示,在法治副校长的推动下,全县校园矛盾纠纷同比下降37%,学生违法行为减少45%,法治校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赋能,智慧交管守护平安路
在崇信县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校周边的交通状况。“通过新建的6处测速抓拍系统,我们可以精准掌握校园周边车流情况,及时调配警力。”该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
科技手段的运用让护学工作更加精准高效。无人机巡查补充监控盲区,缉查布控系统快速识别违法车辆,“错峰放学”小程序帮助家长合理规划接送时间……这些创新举措,织就了一张看不见的安全网。
“守护学生安全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崇信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阳光下的守护”行动,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为孩子铺就更加平安的求学之路。
夕阳西下,放学的孩子在交警的护送下安全离校。那一抹荧光绿,成为了崇信街头最温暖的色彩,见证着公安交警与广大师生家长共同绘就的平安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