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沿滩区法学会创新基层法治服务三化融合模式
阵地融合化构建法治枢纽。将法学会建设与综治中心同步规划,成为全区9个常驻部门之一,实现“一中心受理、多资源整合”。创新设立“法律服务诊所咨询点”,通过导办台分流群众诉求,形成“调解+法律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服务精准化激活基层效能。专家智库支撑:组建45人的法学咨询专家库,覆盖全区政法系统及12个乡镇街道,实行“常驻+随驻”动态调配机制,疑难案件化解精准率达100%。三级站点联动,创新“受理—委托—化解—备案—回访”五步工作法,简化村(社区)服务流程,累计现场服务189人次,实现法治服务“零距离”。
运行协同化释放治理动能。通过“制度规范+资源统筹”双轮驱动,建立三级站点标准化工作体系。7名常驻专家与综治中心其他部门形成联动机制,推动35件疑难纠纷源头化解,15件典型案例入选全区法治服务示范库,相关经验获省级法学会专题推介。
今年以来,全区三级站点累计开展法治宣传85场次,化解疑难纠纷35件,群众法律咨询满意率达98%,探索出基层法治服务的“沿滩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