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院领导调研朝阳法院工作
诉讼服务一线:强化“如我在诉”,让纠纷化解更高效
在喀左县法院、建平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郑青俯身查看诉答文书示范文本,向工作人员仔细询问文书应用效果、立案后先行调解案件数量及成功率。“群众来立案,能不能第一时间感受到司法温度?调解机制有没有真正减轻群众诉累?” 她反复叮嘱,要强化 “如我在诉” 意识,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用足用好诉调对接、先行调解等机制,尤其要做好与综治中心的衔接,让矛盾化解渠道更畅通。
在建平县法院“张姐调解室”,郑青与调解员张桂珍促膝交流:“在线调解平台用得顺不顺?群众接受度高不高?”当听到张桂珍分享用多元解纷案例库中的相似案例成功调解邻里纠纷时,郑青点头赞许:“基层调解员是化解矛盾的‘金钥匙’,要把这些好经验推广开,让更多群众愿意选、信得过调解。”
调研中,郑青特意看望了省法院到建平法院锻炼的选调生及一线干警。“基层是成长的‘练兵场’,要多办疑难案、复杂案,在实践中练真功、长本领。” 她鼓励青年干警扎根基层,把司法为民的初心落实到每一个案件中。
综治与法庭:融入社会治理,筑牢司法为民桥头堡
“群众知道综治中心能解纷吗?” “法院与中心联动机制顺不顺畅?”在喀左县、建平县综治中心,郑青详细询问中心受理纠纷类型、与法院对接流程。她强调,法院要做实指导调解的法定职责,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加大对综治中心的宣传引导,让群众知道 “有矛盾找综治”,为多元化解提供更多选择,助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走深走实。
万寿法庭的小院里,郑青查看了法庭诉讼服务站、调解室,仔细翻阅案件卷宗,了解办案质效、队伍建设情况。“法庭是司法为民的‘桥头堡’,离群众最近,更要接地气。” 她肯定法庭借全省法院 “强基工程” 机遇取得的进步,要求持续落实 “四所一庭” 联动机制,在 “枫桥式人民法庭” 建设上再发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纠纷。
座谈会上:聚焦“走前列”,明确四方面重点任务
在朝阳中院座谈会上,郑青认真听取朝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孙浩关于全市法院工作的汇报,以及班子成员和基层法院院长的发言,对朝阳法院在政治建设、服务大局、审判质效、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一要在提升审判质效上再加力。抓实审判管理,坚持 “精细化、一体化、闭环” 管理,用活指标体系 “体检表”,做到真体检、真会商、真整改;抓实司法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化诉讼制度改革,推广诉答文书示范文本,建好案例库、法答网;抓实基层基础,持续提升初始案件质效;抓实 “一张网” 应用,让信息化更好服务办案、管理群众。
二要在加强立案后先行调解上下功夫。坚决贯彻多元解纷理念,把 “能调尽调、依法及时审理” 落到实处。线上线下联动用好人民调解、行业调解、法院特邀调解等力量,强化诉调对接,尤其要做好与综治中心的衔接,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源头化解。
三要在服务保障大局上强担当。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深化 “1+2+3”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为朝阳文体旅产业发展等找准履职切入点;助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行政争议源头化解、实质化解,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四要在锻造过硬队伍上严要求。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扎实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 “关键少数” 能力;一体提升干警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
调研期间,郑青还对安全工作提出要求,慰问了驻村干部,并与辽宁省副省长、朝阳市委书记单义,朝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老颜武进行工作会谈。朝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慧哲参加调研并提出工作要求,朝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孙浩全程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