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的区别
一、民诉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的区别
民诉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存在多方面区别。
二审抗诉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在法定抗诉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诉。其主要特点在于,是在二审程序中启动,旨在纠正一审法院的错误裁判。
再审抗诉则是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诉。再审抗诉可以针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任何审级的判决和裁定,不论该裁判是一审还是二审作出的。
总之,二审抗诉主要针对一审裁判,发生在二审程序中;再审抗诉可针对各审级裁判,启动于审判监督程序,二者在启动程序、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二、民诉二审改判几率大吗
若二审得以维持原有判决,则当事人仍有权提出申诉。
在司法程序中,当事人对于业已产生法律效力之判决、裁定若有异议,应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之申请;此外,如果当事人中的一方人数众多或当事人双方皆属于自然人身份,案件性质适用于此条件时,亦可向原审级别法院提交再审申请。
三、民事中院二审判决时间多久
民事案件在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时,一般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但存在特殊情况时,经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具体如下:
1.正常审限: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这是一般情况下的法定审限要求,旨在保障案件能够及时得到审理和裁判,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司法效率。
2.审限延长:若遇有特殊情况,例如案件事实复杂、涉及面广、证据繁多等,导致在三个月内无法审结的,需要延长审限的,应当由本院院长批准。这种特殊情况的判断和审限延长的批准,需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以确保司法公正和审判质量。
需注意,在司法实践中,案件的实际审理时间可能会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但法院会尽力在法定审限内完成案件的审理和判决。
以上是关于民诉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