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医疗事故后家属如何处理

2025-08-23 12:40:08 法律知识 0
  发现医疗事故后家属如何处理?发现医疗事故后,家属可按四步处理:一是及时封存病历等资料,医患双方共同在场;二是与医院沟通协商,保存沟通记录;三是协商不成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四是根据结果维权,可协商、投诉或诉讼索赔。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发现医疗事故后家属如何处理

   发现医疗事故后,家属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1. 及时封存病历等资料

   病历是医疗事故处理的关键证据。家属应在第一时间要求医院封存全部病历资料,包括主观病历(如病程记录、会诊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和客观病历(如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等)。封存的病历要由医患双方共同在场,使用专用的封条密封,并在封口处签名或盖章。

   2. 与医院沟通协商

   主动与医院相关部门联系,清晰、冷静地说明情况,表达对医疗事故的关切和诉求。要求医院给出解释和初步处理方案。协商过程中注意保存好沟通记录,如谈话录音、书面文件等。

   3. 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若与医院协商不成,家属可向当地医学会或司法鉴定机构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准备好相关病历资料、封存的证据等,按照要求填写申请表格并缴纳鉴定费用。鉴定机构会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及事故等级等。

   4. 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根据鉴定结果,若确实存在医疗事故,家属可与医院再次协商赔偿事宜。如协商无果,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请求调解处理。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二、患者出现医疗事故怎么办赔偿

   患者遭遇医疗事故后,可按以下步骤争取赔偿:

   1. 及时封存病历等相关资料,这是后续维权的关键证据。

   2. 与医疗机构协商赔偿事宜,要求其承担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合理费用。若协商不成,可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明确事故责任程度。

   3. 若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再次鉴定。

   4. 确定责任后,可通过调解或诉讼解决赔偿纠纷。调解由卫生行政部门等主持,诉讼则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在诉讼中,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医疗事故给自身造成的损害,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证据作出公正判决,以保障患者获得合理赔偿。

   三、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由哪里鉴定

   医疗事故的鉴定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

   具体而言:

   1.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2.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3. 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鉴定时,专家鉴定组应当认真审查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及答辩并进行核实,最后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以上是关于发现医疗事故后家属如何处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