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侵权责任有哪些类型
一、医疗侵权责任有哪些类型
医疗侵权责任主要有以下类型:
1. 医疗技术损害责任: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技术上的高度注意义务,具有违背当时医疗水平的技术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医疗损害责任。比如手术操作失误、误诊等。
2. 医疗伦理损害责任: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伦理上的高度注意义务,违背良好的医疗伦理道德观念,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医疗损害责任。例如泄露患者隐私等。
3.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因医疗机构使用有缺陷的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等医疗产品,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责任。比如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心脏支架。
二、医疗事故鉴定去哪个部门
医疗事故鉴定一般需向当地医学会或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提出申请。
具体流程如下:
1. 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患双方协商一致,共同向医学会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
2. 提交材料:双方需提交相关病历资料、申请书等。
3. 医学会受理: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则受理。
4. 专家鉴定组组成:医学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
5. 组织鉴定:鉴定组通过审阅资料、调查取证、现场检查等进行鉴定,最终出具鉴定结论。
不同地区可能在具体操作细节上有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医学会,以确保鉴定流程顺利进行。
三、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有哪些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如下:
1.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其中一级甲等是死亡;一级乙等是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分为甲、乙、丙、丁、戊等五个级别,不同级别在器官损伤程度和功能障碍表现上有具体区分。
3.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又细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等七个级别,各有相应的损伤情形和功能影响描述。
4.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如体腔遗留纱布等异物但无功能障碍等情形。
以上是关于医疗侵权责任有哪些类型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