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后改判生效时间如何确定

2025-08-24 08:21:49 法律知识 0
  再审后改判生效时间如何确定?再审后改判生效时间分情况确定:按一审程序再审改判的,上诉期届满且当事人均未上诉时生效;按二审程序再审改判的,自作出之日起生效;经最高院或上级法院提审后改判的,也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再审后改判生效时间如何确定

   再审后改判生效时间的确定,需分情况讨论:

   若再审是按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改判的,此时判决并非立即生效。当事人若不服该判决,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只有在上诉期届满,当事人均未提起上诉时,该改判判决才生效。

   若再审是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改判的,由于二审为终审,该改判判决自作出之日起即生效。因为二审的判决是终审判决,一经作出便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再就同一事实和理由提起上诉。

   另外,若再审案件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提审后作出改判的,同样自判决作出之日起生效。这是因为提审后的审理级别较高,作出的判决具有终局性。

   二、再审合议庭审查后还开庭吗

   再审合议庭审查后是否开庭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一般来说,如果案件事实较为复杂、存在争议较大的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证据等情形,通常会开庭审理,以便双方当事人充分陈述意见、进行辩论,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而对于一些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且争议不大的情况,可能会以书面审查等方式进行处理,不一定开庭。具体是否开庭,合议庭会综合考虑案件的性质、当事人的意愿、法律规定等多方面因素后作出决定。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再审合议庭审查后是否开庭,以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公平和高效。

   三、再审合议庭会开庭审理吗法院

   再审合议庭是否会开庭审理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如果案件事实存在争议、证据需要进一步核实或者需要对当事人进行询问等情况,再审合议庭通常会开庭审理,以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然而,如果经过审查,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且不存在需要开庭审理的情形,再审合议庭也可能直接作出裁判。

   具体到某一个再审案件是否开庭审理,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由再审合议庭根据法律规定和审判实践进行综合判断和决定。

   以上是关于再审后改判生效时间如何确定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