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怎么做司法鉴定
一、医疗纠纷怎么做司法鉴定
医疗纠纷做司法鉴定,首先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包括病历资料、检查检验报告、医患双方身份证明等。
然后向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提出申请,提交材料并缴纳费用。
司法鉴定机构受理后,会组织医患双方协商确定鉴定人,若协商不成则由机构指定。
鉴定过程中,鉴定人会对病历等资料进行审查,必要时还会进行调查、检验等。他们会综合各方面情况,依据专业知识和标准,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责任程度等作出判断。
最后,司法鉴定机构会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可作为医疗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
二、医疗事故鉴定费谁来承担
1. 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
2.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
3. 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4.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
总之,医疗事故鉴定费承担遵循过错责任原则及上述相关规定,根据具体情形由相应方承担。
三、医疗事故鉴定方式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 医学会鉴定:由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按照规定的程序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通过审查材料、调查取证、专家讨论等环节,作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这种鉴定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是医疗事故鉴定的常见方式。
2. 司法鉴定: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共同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后,依照司法鉴定程序,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责任程度等进行鉴定并出具报告。司法鉴定相对更灵活,当事人在选择鉴定机构等方面有一定自主性。
以上是关于医疗纠纷怎么做司法鉴定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