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受理公开授权的区别

2025-08-25 12:21:32 法律知识 0
  专利受理公开授权的区别?专利申请流程包括受理、公开和授权。受理是提交申请文件后专利局接收,确定申请日;自申请日起18个月发明专利自动公开或应请求提前公开;经审查符合条件则授权,申请人获独占权受法律保护。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专利受理公开授权的区别

   1. 专利受理:是专利申请流程的第一步。当专利申请人向专利局提交符合格式要求的申请文件后,专利局会给予受理。这表明专利局已收到申请,但并不意味着该申请一定会被授权。此时申请日确定,后续以此为基础计算各种期限。

   2. 专利公开: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发明专利申请将自动公开(也可根据申请人请求提前公开)。公开的目的是让公众知晓该技术方案,促进技术交流。公开的内容包括申请文件中的技术信息等,公众可据此了解相关发明创造。

   3. 专利授权:经过一系列审查,包括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若专利申请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授权条件,专利局会授予专利权。授权后,申请人获得专利权,受法律保护,他人未经许可不得实施该专利技术。

   总之,受理是起点,公开是让技术方案为公众所知,授权则赋予申请人独占权利。

   二、外观专利达到多少算侵权

   外观专利侵权判断并非单纯依据某个数值。

   1. 首先,要整体观察与综合判断。将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的外观进行整体观察,看二者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是否相似。如果整体视觉效果无实质性差异,就可能构成侵权。

   2. 其次,需考虑产品的用途、设计空间等因素。对于具有较大设计空间的产品,在判断侵权时会更注重细节差异;而对于设计空间有限的产品,相似性的认定可能更宽松。

   3. 再者,要关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即使局部存在差异,但如果从整体上看相似性占主导,仍可能被认定为侵权。

   4. 最后,外观专利侵权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法律判断过程,需专业法律人士结合具体案件事实、证据等综合分析,不能简单以某个标准来衡量是否达到侵权。

   三、审批专利权的条件有哪些

   1. 新颖性: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2. 创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 实用性: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4. 其他条件: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不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不属于《专利法》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范围,如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等。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专利申请才有可能获得审批通过。

   以上是关于专利受理公开授权的区别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