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房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吗
一、拆迁房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吗
拆迁房法院可以强制执行,但需符合法定条件。
若拆迁房产权清晰属于被执行人,在被执行人拒绝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时,法院有权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法院会先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期间履行。若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包括拆迁房。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如果该拆迁房是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若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及所扶养家属提供居住房屋,或者同意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五至八年租金,法院可以执行该房屋。
法院强制执行拆迁房会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充分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二、拆迁房房产归属权如何认定
拆迁房房产归属权认定需依据不同情形判断:
被拆迁房屋为私有住房,其所有权人在拆迁补偿协议中明确的,该拆迁房归所有权人。若所有权人去世,在拆迁前已达成继承协议,拆迁房归继承人;未达成继承协议,需先进行析产,确定各继承人份额后再明确归属。
被拆迁房屋为公有住房,承租人通常是被安置人,一般情况下,拆迁房权益归承租人。若存在其他共同居住人且符合相关规定,共同居住人也可享有部分权益。
拆迁过程中若采取产权调换方式,被拆迁人获得的安置房,其归属依据产权调换协议确定。若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安置房,即便登记在一方名下,通常也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拆迁政策有特殊规定的,如按人口数安置,符合条件的人口对拆迁房享有相应权益。
总之,认定拆迁房房产归属权,要综合考虑被拆迁房屋性质、产权状况、拆迁补偿协议、相关政策及家庭内部约定等因素。必要时,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途径解决争议。
三、拆迁房交房时要交哪些费用
拆迁房交房时,通常需缴纳以下费用:
1. 契税:依据房屋面积和购房者名下房产数量而定。若为首套住房,面积在90平方米及以下,按1%征收;90平方米以上,按1.5%征收。二套住房面积90平方米及以下,按1%征收;90平方米以上,按2%征收。
2. 房屋维修基金: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其缴纳标准各地不同,一般按照房屋总价的2%-3%收取。
3. 物业管理费:从交房之日起开始计算,不同小区的收费标准不同,通常会根据房屋面积来收取。
4. 权属登记费:办理房产证所需的费用,一般为80元/套。
5. 证照印花税:5元/本。
6. 工本费:10元/本。
在交房前,开发商会通知购房者具体的缴费明细和金额。购房者要仔细核对费用项目和标准,避免多交或漏交。同时,保留好缴费凭证,以备后续查询和维权使用。
以上是关于拆迁房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