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起诉需要什么材料
一、医疗事故起诉需要什么材料
医疗事故起诉需准备以下材料:
1. 起诉状:写明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
2. 身份证明:原告和被告的身份证复印件等。
3. 医疗事故相关证据:
病历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
医疗费用凭证:如发票等。
损害后果证明:如伤残鉴定报告、死亡证明等。
与医疗事故有关的其他证据,如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
4. 证据清单:详细列出提交的证据名称、来源、证明内容等。
准备好这些材料后,按照法定程序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二、医疗损害与医疗事故的区别
医疗损害与医疗事故存在明显区别:
主体范围不同。医疗损害主体更宽泛,涵盖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过错致患者人身损害。医疗事故则有严格限定,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等,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责任认定标准有别。医疗损害以过错责任为原则,只要医疗机构有过错且与损害有因果关系就担责。医疗事故除过错外,还强调违反相关规范等过失行为,且要达到规定的损害程度等标准才构成。
赔偿范围及计算方式不同。医疗损害赔偿项目和数额根据实际损失确定。医疗事故赔偿有法定标准,在赔偿项目、计算方式等方面有特定规定,赔偿数额相对固定。
处理程序不同。医疗损害可通过协商、调解、诉讼解决。医疗事故需先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根据鉴定结论处理,处理环节相对复杂。
三、新生儿怎么判断为医疗事故
判断新生儿是否为医疗事故,需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1.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是否存在医疗过失行为,比如违反诊疗规范、未履行应尽的注意义务等。
2. 该过失行为是否造成新生儿人身损害后果,像出现伤残、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
3. 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若新生儿的不良状况是由医疗行为不当直接导致,而非其他因素,则可能构成医疗事故。
可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来明确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及事故等级。家属有权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封存病历等相关资料,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起诉需要什么材料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