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包括哪些内容和方法
一、医疗事故包括哪些内容和方法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其内容涵盖多方面,比如诊断失误,包括误诊、漏诊等;治疗失误,如用药错误、手术操作不当等;护理失误,像护理不到位引发不良后果等。
判定医疗事故有一套方法。首先要明确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违反相关规范的情况。其次,需确定患者人身损害的事实,如身体功能受损、病情加重等。再者,要判断违规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只有当这些条件同时满足,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认定对于医患双方权益保障意义重大,能明确责任,妥善解决纠纷。
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什么组织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医学会负责组织。
具体来说:
1.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2.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3. 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医学会会按照相关规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遵循相关程序和标准,对医疗事故争议进行科学、公正的鉴定,以明确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事故的等级等情况,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专业依据。
三、医疗事故做什么鉴定比较好呢
医疗事故鉴定有多种类型,各有特点: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医学会组织,专家库成员来自多领域。鉴定流程规范,能综合多方面专业知识判断医疗行为是否构成事故及责任程度。其优势是专业性强、认可度高,但可能因医学会与医疗机构关联,存在一定局限性。
2.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由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侧重于判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无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间因果关系及参与度。鉴定更灵活,会综合考虑诊疗规范、注意义务等。其优点是独立于医疗系统,相对中立,但鉴定费用可能较高,且不同鉴定机构水平有差异。
具体选择哪种鉴定,需根据实际情况,如案件复杂程度、证据掌握情况等决定,也可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合适建议。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包括哪些内容和方法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