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判决执行了不服怎么处理
一、二审判决执行了不服怎么处理
若对二审判决执行仍不服,可通过以下途径处理:
其一,申请再审。当事人可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若存在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等法定情形,法院应当再审。申请再审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
其二,向检察院申诉。当事人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当法院驳回再审申请、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时,检察院可依职权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检察院审查后,若认为符合条件,将启动相应监督程序。
需注意,在通过这些途径寻求救济时,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进行,提供充分的证据和合理的理由,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二审判决以后不服怎么办
若对二审判决不服,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一是申请再审。当事人认为二审判决确有错误,如存在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审判程序违法等情形,可在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若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等法定事由,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二是向检察机关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当事人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审查,若认为符合法定情形,会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促使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
三是申诉。当事人还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申诉,反映案件情况,但申诉不必然启动再审程序,只是作为一种表达诉求的途径,相关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需注意,申请再审等程序有严格的条件和程序要求,当事人应准备充分的证据和材料以支持自己的诉求。
三、二审判决下来了好拿钱吗
二审判决下来后能否顺利拿到钱,需分情况来看。
其一,若对方当事人自觉履行判决义务,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将应支付款项交付给胜诉方,那么拿钱相对顺利。这种情况下,双方能平和地完成支付过程,按照判决结果执行。
其二,若对方拒绝履行,胜诉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通过这些措施,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从而保障胜诉方的权益。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例如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故意隐匿、转移财产等,这会增加执行难度和时间成本。
总体而言,二审判决生效后,法律会保障胜诉方的合法权益,但实际能否顺利拿到钱,受多种因素影响。
以上是关于二审判决执行了不服怎么处理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