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书遗嘱在什么情况下不生效

2025-08-27 14:42:17 法律知识 0
  自书遗嘱在什么情况下不生效?自书遗嘱在以下情况不生效:遗嘱人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内容非真实意思表示,如受胁迫、欺骗所立;处分了他人财产;形式不符法律规定,未亲笔书写等;为逃避法定义务而设立。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自书遗嘱在什么情况下不生效

   自书遗嘱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不生效:

   1. 遗嘱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订立遗嘱时,遗嘱人应是能辨认自己行为、清楚表达意愿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若遗嘱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等,其订立的自书遗嘱无效。

   2. 遗嘱内容非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比如遗嘱人受胁迫、欺骗所立遗嘱,并非其内心真实想法,这样的遗嘱不发生效力。

   3. 遗嘱处分了他人财产。遗嘱只能处分遗嘱人个人合法财产,若涉及处分夫妻共同财产中配偶部分,或他人财产,该部分内容无效。

   4. 遗嘱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自书遗嘱需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若未亲笔书写,或未签名,或未注明日期,遗嘱可能无效。

   5. 遗嘱为逃避法定义务而设立。例如为逃避债务等法定义务,将财产通过遗嘱不合理分配,该遗嘱可能被认定无效。

   二、自书遗嘱可以代替公证遗嘱吗

   自书遗嘱不能完全代替公证遗嘱,但都具有法律效力。

   自书遗嘱是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的遗嘱形式。它体现了遗嘱人的真实意愿,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受法律保护。公证遗嘱则是经公证机构办理的遗嘱,具有较高的证明力。

   虽然自书遗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达遗嘱人的处分意愿,但在证明力上与公证遗嘱存在差异。公证遗嘱经过公证机构严格的审查程序,有公证书作为证明,在证据效力上更强。在存在多份遗嘱的情况下,如果其中有公证遗嘱,且其他遗嘱与公证遗嘱内容冲突,一般以公证遗嘱为准。不过,法律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包括公证遗嘱。遗嘱人立新的自书遗嘱并符合法定条件,且表明撤销原公证遗嘱的意思,新的自书遗嘱也能产生相应效力。

   所以,自书遗嘱不能直接代替公证遗嘱,各有特点和作用,具体选择取决于遗嘱人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三、遗嘱见证人怎样去找对方签字

   找遗嘱见证人签字,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确保遗嘱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实质要件。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等都需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内容要清晰明确,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其次,挑选合格的见证人。见证人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无利害关系。比如继承人的债权人、债务人,共同经营的合伙人等不能作为见证人。

   然后,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让遗嘱人和见证人同时在场。向见证人说明见证的事项、遗嘱的主要内容,使他们清楚知晓见证的意义和责任。

   最后,在遗嘱人、见证人都确认遗嘱内容无误后,由见证人在遗嘱上签字。若有多个见证人,每个见证人都要分别签字,并注明自己的身份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等。签字完成后,可留存见证人的身份证复印件等身份资料,以备后续可能的查验。

   以上是关于自书遗嘱在什么情况下不生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