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无效怎么回事
一、借款合同无效怎么回事
借款合同无效指合同虽已成立,但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法定情形,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以下是常见导致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
1. 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资金,转贷给他人,借款合同无效。
2. 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等方式取得资金转贷: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
3. 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这种行为扰乱金融秩序,借款合同会被认定无效。
4. 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比如借款人借款用于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
5. 违背公序良俗:例如借款用于违背社会公共道德和善良风俗的活动。
6.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借款合同无效。
借款合同被认定无效后,行为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借款合同无效怎么确定
借款合同无效的确定依据主要有以下方面:
1. 主体不适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借款合同无效。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
2. 意思表示不真实: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借款合同,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无效。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例如,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以及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借款合同无效。
4. 违背公序良俗:若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违背公序良俗等,合同也会被认定无效。
5. 恶意串通: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签订的借款合同,同样无效。
借款合同是否无效,需结合具体情况,依据上述法律规定综合判断。必要时可通过法律途径,由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认定。
三、20万借款合同无效吗
借款合同是否无效不能仅依据借款金额为20万来判断。根据法律规定,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借款合同无效:
1. 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如果出借人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资金,再转借给他人,该借款合同无效。
2. 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
3. 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
4. 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6. 违背公序良俗。
若20万借款合同不存在上述法定无效情形,且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该借款合同一般有效。
以上是关于借款合同无效怎么回事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