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起诉时间是多少
一、专利起诉时间是多少
专利起诉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般而言,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专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
如果在这三年内,专利权人持续受到侵权行为侵害,比如侵权行为一直在持续发生,那么诉讼时效从侵权行为终了之日起重新计算。
对于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二、技术专利有哪些级别
技术专利一般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不存在所谓“级别”之分,但在价值、保护力度等方面有差异:
1. 发明专利:是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提出的新技术方案。其创造性要求高,审查严格、周期长,保护期限为20年。例如,新的药品配方、先进的制造工艺等可申请发明专利,能提供较强的保护。
2. 实用新型专利:针对产品形状、构造等结合提出的实用新技术方案。创造性要求相对低些,审查周期短,保护期10年。像新型的家居用品结构设计等可申请,适合一些有一定创新性但创造性程度稍弱的技术。
3. 外观设计专利:指对产品整体或局部的形状、图案等结合作出的富美感且适用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重点在于外观的独特性,审查相对简单快速,保护期15年。比如独特造型的电子产品外观等可申请此专利。
三、专利审批制度有哪些
专利审批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形式审查制:
只对专利申请文件的形式进行审查,如文件格式、签章等是否符合规定。
优点是审批流程简单、快捷,能迅速确定申请是否符合形式要求。
缺点是不能保证专利的质量和新颖性等实质条件,可能导致一些不符合实质要求的专利被授权。
2. 实质审查制:
不仅审查申请文件的形式,还对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实质内容进行全面审查。
优点是授权的专利质量较高,能确保专利具有真正的价值。
缺点是审批时间长、成本高,因为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技术内容进行深入检索和分析。
3. 延迟审查制:
先对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合格后给予一定期限的临时保护。
在规定期限内,申请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请求实质审查。
这种制度兼顾了审查效率和专利质量,既给申请人一定灵活性,又能保证在需要时进行实质审查。
以上是关于专利起诉时间是多少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