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拒执受审被判拘役多久
一、老赖拒执受审被判拘役多久
老赖拒执受审后被判处拘役的期限,要依据具体案情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若老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能会被判处拘役。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量刑。比如,老赖拒执的行为方式、造成的后果、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
如果老赖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造成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等严重后果,可能会在拘役幅度内判处相对较长的刑期。反之,若老赖拒执情节相对较轻,如实供述罪行,积极配合执行,可能判处较短的拘役刑期。
此外,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所以老赖因拒执受审被判拘役的具体时长,需结合实际情况由法院依法判定。
二、老赖与刑事拘役有什么区别
老赖和刑事拘役存在多方面区别:
- 性质方面:老赖指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本质是民事失信行为;刑事拘役是刑罚方法,属刑事处罚,针对犯罪行为。
- 适用对象不同:老赖是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违反诚信原则不履行义务的债务人;刑事拘役适用于犯罪性质轻微、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罪犯。
- 适用机关不同:老赖由人民法院通过民事执行程序认定;刑事拘役由人民法院依据刑事诉讼程序,根据刑法判决。
- 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老赖会面临一系列民事强制执行措施,如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名单等,在金融信贷、市场准入、出行等方面受限;刑事拘役会留下犯罪记录,对罪犯的就业、生活等产生严重影响,刑罚执行期间罪犯需在公安机关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等场所服刑。
三、老赖要犯法坐牢吗怎么处理
老赖一般指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人。单纯作为老赖,并不必然会坐牢,但在符合一定情形时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
若老赖有以下行为,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一是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二是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三是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等。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老赖,除了可能追究刑事责任,法院还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同时,还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如限制乘坐飞机、高铁,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等。
以上是关于老赖拒执受审被判拘役多久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