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侵权如何计算
一、发明专利侵权如何计算
1. 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如因侵权导致产品销量减少的利润损失、为研发该专利投入的成本等。
2. 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这需考量侵权产品的销售量、销售价格及利润等因素。
3. 若上述两者都难以确定,则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通常会综合考虑专利的类型、许可的性质、范围、时间等因素来确定具体倍数。
4. 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在计算发明专利侵权赔偿时,需全面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以切实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二、转让专利是否犯法行为
转让专利本身不是违法行为。
专利转让是指专利权人将其专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合法的专利转让有诸多好处,比如能让专利发挥更大价值,为专利权人带来经济收益等。
进行专利转让需遵循一定程序和要求:
1. 要确保专利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不存在权利瑕疵。
2. 转让双方需签订书面转让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3. 办理专利转让登记手续,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著录事项变更申报。
只要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专利转让,就是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行为,能促进专利技术的流通与应用,推动创新发展。
三、专利侵权属于什么罪名
专利侵权一般不直接对应特定罪名。
在民事方面,专利侵权行为主要涉及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但如果专利侵权行为同时触犯刑法,可能构成假冒专利罪等相关罪名。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国家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比如未经许可在产品上标注他人专利号,以假冒专利产品销售获利等情节严重的情况会构成此罪。
总之,单纯专利侵权多是民事纠纷,只有当侵权行为达到刑法规定的严重程度,才会涉及刑事犯罪。
以上是关于发明专利侵权如何计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