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一、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分为过错性辞退、非过错性辞退和经济性裁员三种情况。
过错性辞退,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非过错性辞退,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
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在特定情形下,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二、兼职需要签劳动合同吗可以提前解除合同吗
兼职是否需要签劳动合同,需根据兼职性质判断。如果是非全日制用工,根据法律规定,双方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并非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若是全日制用工兼职,就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关于能否提前解除合同,也要分情况。对于非全日制用工,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且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而全日制用工兼职,如果符合法定情形,如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若劳动者提前解除合同,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三、未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怎样追究工伤赔偿
未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追究工伤赔偿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确定劳动关系。可通过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证言等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其次,申请工伤认定。准备好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然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在伤情相对稳定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确定伤残等级。
最后,要求赔偿。根据认定和鉴定结果,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各地区具体操作流程和要求可能存在差异,可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了解详细信息。
以上是关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